今天是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欢迎光临本站 

陕西科技项目申报资讯

截止8月15日!2025年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申报指南(条件流程材料时间)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7/31     浏览次数:    

  申报截止8月15日!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申报指南!小编现将政策项目申报事宜总结如下,如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18715034835(微信同号)

  

  一、智库职责

  智库主要依托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民间智库、新型研发机构及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机构设立(以下简称“依托单位”)。以服务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重大决策为使命,围绕西安科技创新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制定重大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围绕产业创新、区域创新、技术预测、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治理等提供研究支撑、决策咨询和综合服务。

  依托单位负责智库日常管理,保障智库良好的科研环境和配套经费支持,把关智库成员条件,审核管理经费使用情况、科研诚信情况等。智库负责人主要负责内部制度建设、核心成员确定、研究力量调配、对外沟通对接等。首席专家做好咨询服务保障和业务指导工作。

  

  二、申报条件

  (一)依托单位一般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含具有研究能力的各类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社会信用记录良好,能够为智库稳定运行提供场所、资金、人才等条件保障,具备开展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研究的良好环境和运行管理制度。高等学校所属的二级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但有研究能力的,也可以作为依托单位。

  (二)智库团队应具有明确的研究领域及方向,具备配合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前瞻性、全局性、应急性、储备性决策研究的能力。除高等学校外,同一依托单位一般只能申报1个智库。每个智库总人数原则上不少于6人,不超过15人。高校类智库核心成员不超过8人,其他智库不超过5人,其中依托单位正式人员不少于50%,同时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数不少于50%。

  (三)智库负责人应为依托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研究和管理协调能力,在近3年内主持承担过科技创新咨询工作,且研究成果被市级及以上单位采纳。

  (四)智库首席专家应具有正高级职称,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近5年内主持承担过与智库研究方向一致的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工作;近5年内主持获得市级及以上人才计划(项目、工程);近5年内主持获得与本人主要研究方向相符的国家级或省级奖励。首席专家也可由符合条件的智库负责人兼任。

  (五)智库核心成员应具有该领域较强的专业背景,对所在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精神。核心成员只能在有效期内的某一智库任职,不得在不同智库交叉任职。

  (六)支持联合开展研究,智库团队可由依托单位人员和外单位在本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组成,外单位人员占比不超过40%。

  

  三、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认真填写《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申报书》,收集相关证明材料,经依托单位审核后提交市科技局。非独立法人的依托单位,需经法人单位审核。填报内容须真实有效,严禁出现虚报、瞒报等情况。

  2.需提交《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申报书》纸质材料2份(加盖单位公章,附件中应包含职称、奖励、成果应用等证明材料);《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申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文档1份。

  3.纸质材料送至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碑林区环城东路南段1号生产力大厦9楼906室),电子文档发送电子邮件至。

  4.申报材料8月15日18:00截止受理。

  以上是2025年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申报事宜,有任何项目问题都可咨询小编!

  

  (高新技术企业、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挂牌、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葛先生:

  

  免费咨询:18715034835,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