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欢迎光临本站 

四川科技项目申报资讯

申报宝典!德阳市各区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奖补好处和条件程序、类型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8/22     浏览次数:    
德阳市各区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奖补好处和条件程序、类型申报宝典整理,详情如下,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德阳凯州新城、德阳天府旌城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辅导!

德阳市各区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奖补好处和条件程序、类型申报宝典整理,详情如下,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德阳凯州新城、德阳天府旌城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辅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项目申报行业13年,沉淀了丰富的政策资源、企业资源、项目资源,形成了独有的实战实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专业项目团队外,相较同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各个流程阶段的人员,分工明细,细致化;想要咨询任何项目申报的都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你做免费项目规划。(勿抄)

 

德阳市各区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奖补好处

市级

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新型创新载体,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进步,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资金支持。

德阳市各区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类型与建设条件

创新中心分为企业法人型和联合体型两种建设类型,申请时须明确建设类型。

(一)企业法人型。由省内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全国范围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独立法人形式组建企业主体,采取“公司+联盟”模式运行的新型创新载体。

(二)联合体型。由省内行业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牵头,联合全国范围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采取“联合体+联盟”模式运行的新型创新载体。

主要条件。

(一)企业法人型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1.牵头单位应是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等生产经营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研发投入强度近三年原则上不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2.汇聚本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投融资机构、行业组织,整合各类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

3.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创新发展规划并提供相应保障。

4.有可行的独立企业法人组建(改建)方案,注册资本一般不低于3000万元。股权结构多元化,出资单位原则上不低于5家且应有若干家本领域排名前列的企业。

5.有良好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具有固定研发场地、研发设施,固定研发人员原则上不少于10人。

6.具有可持续的研发投入机制,年度研发费用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应不低于30%。

7.具有较完善的运行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项目组织实施能力。

(二)联合体型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1.牵头单位应是行业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本领域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影响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近三年原则上不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2.汇聚本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投融资机构、行业组织,其中,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数量不少于5家。具有整合各类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的能力。

3.具有明确的协同创新方向、协同创新任务和协同创新路径,有能力推进实现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

4.具有固定研发场地、研发设施、固定研发人员。

5.具有可行的联合体组建、运营方案和联合体协同创新机制。

6.与国内外行业创新资源有密切交流合作关系,鼓励依托行业协会、联盟等开展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市场拓展等服务。

德阳市各区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流程

创新中心建设采取“揭榜制”,面向重点行业,坚持“目标导向、突出优势、聚焦关键、强化协作、大胆创新、完善机制、动态调整,规范管理、有序进出”要求,坚持任务导向和绩效导向,做到科学公平、透明公正。

揭榜程序。

(一)公开发榜。经济和信息化厅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发布《四川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明确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布局领域、技术路线和目标任务,并实行动态调整。原则上一个领域只支持建设一个创新中心(不区分类型)。

(二)申请揭榜。由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组成联合体,围绕《四川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的领域和任务,制定建设方案。申请主体按照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市(州)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报送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四川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及相关佐证材料。市(州)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要求,对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申报单位的申请材料和审查意见(一式两份)报送经济和信息化厅。央属在川单位或省属单位作为主要发起人的,由属地市(州)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报送。

(三)梯度培育。经济和信息化厅针对行业发展特点、技术攻关方向、创新资源整合、人才队伍构建、行业公共支撑等重点点位,对申请揭榜联合体的现有基础、推进思路和工作重点给予针对性辅导,实现“一中心一方案”,推动尽快具备揭榜条件。

(四)揭榜评审。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采取专业评审、集中答辩、现场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审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支撑性,并考虑申请主体的研发基础、创新能力、行业带动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转移转化、运营机制模式、保障措施等因素进行论证评审。

(五)纳入培育。经济和信息化厅依据揭榜评审情况,确定中榜主体和建设类型,并在门户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后,报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审定,审定通过后,由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式下达通知文件,纳入创新中心培育范围。

德阳市各区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培育实施

(一)签订任务书。经济和信息化厅与中榜主体签订项目任务书,中榜主体按照约定开展研发攻关及相关建设工作。

项目任务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企业法人型须明确较成熟的股权设置方案,联合体型须明确参与单位构成情况;

2.揭榜攻关主要内容、计划进度和阶段性目标;

3.攻关任务具体技术路线和任务分工情况;

4.研发队伍建设安排;

5.创新资源整合计划;

6.中长期发展规划;

7.攻关任务投入计划,包含资金来源、投入金额与构成、投入进度、预期成效等;

8.承诺书;

9.须明确的其他事项。

(二)报送进展。在培育实施期内,持续加强对中榜主体培育工作的指导督促,中榜主体按季度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在培育实施期间,如出现严重影响培育实施的重大事件或因不可抗力等因素,确需对联合体成员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内容、建设目标、资金用途等进行变更的应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提出书面变更申请,经批复后组织实施,未经批准的,不得实施变更。

(三)培育期限。培育实施期原则上为一年,特殊情况可由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复后延长,延长期限不超过一年。两年内仍未完成筹建相关工作的,由经济和信息化厅撤销创新中心培育资格。培育期间变更建设类型需重新申报,培育期限重新计算。

 

关于以上政策讲解,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还有疑问吗?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

我们专业做项目申报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发改委、文旅口、商务口、农业林业口等等,具体有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各类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融资、百度关键词排名等等;企业不知道可以申请哪些政府补贴项目的都可以找渔渔为您做个免费项目规划。(不要抄袭)

 

专人在线指导,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欢迎前来交流。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