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欢迎光临本站 

安徽科技项目申报资讯

淮北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条件及2025年淮北市申报指导规划和奖补政策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8/25     浏览次数:    

 2025年淮北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评价认定申报工作暂未开始,申报单位可提前规划做好申报工作,后续可享多项政策支持!2025年淮北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申报指南!小编现将政策项目申报事宜总结如下,如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18715034835(微信同号)

  

  2025年淮北市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奖补政策

  (一)安徽省

  组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对企业等创新主体建设的实体化运行研发总部、分支机构等,省级通过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支持其开展产业化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对经择优认定为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二)淮北市

  新认定(备案)的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企业研发中心,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对通过认定的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省新型研发机构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的建设补助。

  

  淮北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指南

  一、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条件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申报单位须是在安徽省内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或机构,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相 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主要办公和科研场所设在安徽省,注册 后运营2年以上。

  2.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由单一主体所持有的财政资 金举办,且主要收入来源为长期稳定财政资金投入的研发机 构,原则上不予受理。

  3.具有以下研发条件。

  (1)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且不少于10人;

  (2)上年度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当年收入总额比例原 则上不低于30%;

  (3)具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试验所需科研仪器、设备和固定场地;

  4.实行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

  (1)管理制度健全。具有现代化的管理体制,拥有明 确的人事、薪酬、行政和经费等内部管理制度;

  (2)运行机制高效。包括市场化的决策机制、高效率 的成果转化机制等;

  (3)引人机制灵活。包括市场化的薪酬机制、企业化 的收益分配机制、开放型的引人和用人机制等。

  5.拥有明确的业务发展方向。

  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活动为主,具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清晰的发展战略,在前沿技术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与孵化育成等方面有鲜明特色。

  6.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

  主要包括出资方投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收入,政府购买服务收入以及承接科研项目获得的经费等。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政府购买技术性服务收入和技术股权投资收益占年收入总额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二、申报流程

  (一)自主申报。各申报单位认真填写相应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申报书,将申报书及相关附件材料一式三份按属地原则提交至县区(园区)科技管理部门。

  (二)审核推荐。县区(园区)科技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出具书面推荐意见,填写科技创新平台推荐汇总表,将申报材料(一式二份)、书面推荐意见、推荐汇总表报送至市科技局人才基地科,同时报送电子版发至邮箱。

  (三)组织评审。县区(园区)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的审核认定工作。市科技局对县区(园区)推荐的企业研发中心随机抽查复核确认。市科技局负责市重点实验室、市产业研究院和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审核认定工作。市产业研究院和市新型研发机构原则上成熟一个、评审认定一个,并组织开展现场考察,确定拟推荐认定名单。

  (四)公示认定。组织评审确认的拟推荐认定名单报经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后,在市科技局网站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市科技局发文予以认定。

  

  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申报指南

  一、申报对象

  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科技领军企业等依法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事业单位或企业、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孵化转化和研发服务,实行新型管理体制机制,研发转化能力突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主要从事生产制造、研发服务外包、教学培训、园区管理、中介服务、生产性检验检测等活动的单位不纳入本次申报范围。

  

  二、标准条件

  1.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注册地和主要办公场所设在安徽省内,注册后运营2年以上。

  2. 具有公共研发属性且拥有明确的业务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活动为主,具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清晰的发展战略,在前沿技术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与孵化育成等方面有鲜明特色。

  3. 具有创新、科学、规范、现代化、市场化的管理运行制度。原则上按公司化管理模式,实行院(所)长负责制和章程管理,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行和收入分配机制等。

  4. 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自我造血能力。投资建设主体原则上应不少于2家单位,近2年各级财政投入总额占机构年度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减少。机构近2年每年 “四技”收入占当年经营性收入总额比例不低于60%。

  5. 拥有开展研发、试验、服务等所必需的条件和设施设备。近2年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占机构年总收入比例不低于30%且不低于1000万元。科研设备仪器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

  6. 具有结构相对合理稳定、研发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专职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不低于70%且总数超过50人。

  7. 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2年每年转化科技成果不少于30项,引进转化产业化项目不少于1个,孵化企业不少于2家,提供技术服务不少于300家(次)。

  

  三、申报流程

  1.单位申请。申报单位负责人登录安徽科技大脑门户网站,点击菜单栏中的“办事大厅”,选择“科技创新平台专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评价认定”,并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上传申报书等附件后,申报单位进入系统审核。

  2.审核推荐。依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市科技局负责对申报单位的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研究提出推荐意见,报经所在市政府行文向省科技厅推荐。

  3.材料报送。为减轻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申报时先通过系统提交材料,待正式认定后,再打印纸质材料(申报书与相关证明材料装订成册,一式2份,封面加盖依托单位和归口管理单位公章)由各市科技局报送至省政务中心1号大厅省科技厅窗口。纸质材料须通过申报系统打印,确保与电子申报材料一致。未认定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以上是2025年淮北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申报事宜,有任何项目问题都可咨询小编!

  

  (高新技术企业、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挂牌、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葛先生:

  

  免费咨询:18715034835,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