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欢迎光临本站 

四川科技项目申报资讯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功能及流程条件、补贴资助周期汇总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8/26     浏览次数: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功能定位及流程方式、条件补贴+资助周期汇总整理,此次根据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征求稿整理而来,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或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给予1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一次性给予50万元资助。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经开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高新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地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辅导!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功能定位及流程方式、条件补贴+资助周期汇总整理,此次根据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征求稿整理而来,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或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给予1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一次性给予50万元资助。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经开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高新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地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辅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项目申报行业13年,沉淀了丰富的政策资源、企业资源、项目资源,形成了独有的实战实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专业项目团队外,相较同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各个流程阶段的人员,分工明细,细致化;想要咨询任何项目申报的都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你做免费项目规划。(勿抄)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功能定位

通过最新的建设运行管理方法可知,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目前的定位将会是整合了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成都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者之后形成的技术创新类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有着以下几个功能: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技术需求问题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成果落地之后的商业化

极大地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所处园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到这里,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新版的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将会是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成都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整合版,涵盖更多的方向,在提升成果转化效果并加快成果落地产业化等方面更胜一筹,极大地加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接下来,小e将通过比对新版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与旧版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成都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建设方式、主要建设条件、支持政策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来解读新版政策,如下文所示。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建设方式

首先,在组成联合实验室的单位成分上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新版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是以企业为牵头单位进行组建,这更体现出了新版政策覆盖面的广阔。

以下是三者比对:

1.新版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由市内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牵头,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通过分配资源,创新工作,整合企业在技术成果方面的转化,结合高校科研院所核心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突破,建设产学研新联合实验室并运行。

2.(旧)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是指由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引导高校院所优势创新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的研发平台。

3.成都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指依托行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组建,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成果熟化和工程化,并为行业发展提供综合性技术服务的研发平台。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主要条件

通过以下比对可以明确发现,新版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没有刻意强调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门槛,在研发人员、研发场地面积、研发设备价值。研发经费投入及占比和知识产权方面有着明确的数据要求,有着更高科研和技术水平需求。

1、(新)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牵头企业主要基本条件:

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不少于30人,固定研发人员不低于60%,高级技术职称或研究生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30%。

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少于200万元。

近三年平均年度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7%,研发经费累计投入不少于600万元,或近三年研发经费累计投入不低于1200万元。

近三年承担过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不少于2项,与实验室技术领域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不少于5项,I 类知识产权不少于 2 项。

2、(旧)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依托单位为具有较好成长性的入库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

具备固定的实验场所和仪器装备等基础设施条件,具有相应的科技人员队伍;

依托单位与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明确实质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在3年(含)以上。

依托单位具有一定的科技投入能力,上年度企业研发投入不低于200万元。

3、成都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单位为我市行业中综合实力强、技术研发水平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

该中心为企业内部独立的研发部门(机构)或与外单位合建,有专门从事技术研发和科研管理的人员;

具备工艺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

研发场地不少于300平方米,上年度研发投入不低于500万元,研发团队总人数不少于15人;

近三年承担过国家或省、市科技项目2项(含)以上;拥有所在行业领域5项(含)以上自主知识产权。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补贴资助支持政策

在支持政策方面,新版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除了在项目上给予资金支持,在后续的实验室平台运营绩效评估上也有资金支持,并且除了资金支持,还会有其他的政策倾斜、人才引进、优先推荐名额等方面的扶持。

1.(新)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命名授牌:对备案通过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统一命名为“XX(企业简称)-XX(产业技术攻关领域)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项目赋能: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或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给予1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

联动支持:支持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升级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优先推荐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放科技创新券、协调对接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资源、推动享受“科创贷”“科创保”“先投后股” 等政策予以支持。推介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示范应用。

绩效资助:对周期评估结果为优秀、良好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绩效后补助。

2.(旧)成都市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对符合条件的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一次性给予30万元资助。

统一命名为“XX(企业简称)—XX(高校院所简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3.成都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对符合条件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一次性给予50万元资助。

统一命名为“成都XX(技术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都市各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政策重点

1.年度报告:新版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实行年度报告制度,结合绩效评价指标开展自评,形成年度报告,每年1月底前报送市科技局经进行报告。

2.周期评估: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备案后,实行动态管理。以每3年为周期进行绩效评估。评估不合格的给予1年整改期限,期满后评估仍不合格或不参加评估的,取消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备案资格。

3.存量管理:对本办法施行前已授牌的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本办法标准进行优化重整,并给予3年过渡期。市科技局以年度为单位组织开展复核,复核通过的予以重新备案,并纳入本办法管理体系予以相关支持;过渡期满仍未通过复核的,予以撤销摘牌。

 

关于以上政策讲解,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还有疑问吗?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

我们专业做项目申报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发改委、文旅口、商务口、农业林业口等等,具体有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各类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融资、百度关键词排名等等;企业不知道可以申请哪些政府补贴项目的都可以找渔渔为您做个免费项目规划。(不要抄袭)

 

专人在线指导,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欢迎前来交流。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