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安徽科技项目申报资讯
安徽科技项目申报资讯
16市申报指导!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条件、材料、奖励汇编
本文详细解读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的申报条件、认定流程、材料清单和各地市奖励政策。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可咨询小编:
本文详细解读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的申报条件、认定流程、材料清单和各地市奖励政策。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可咨询小编: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化中心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地均有公司,成立13年,经验丰富,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首台套、规上企业、老字号、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孵化器/众创空间、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等项目材料编写和项目规划指导等服务,免费咨询!
一、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条件、安徽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流程、安徽企业技术中心奖励政策、安徽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材料
(一)申报核心条件(突出安徽产业导向)
主体资质:在安徽省内注册满2年(含)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主营业务符合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方向(如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制造业)或5000万元(服务业),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
研发能力硬指标:
研发投入:上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制造业)或≥2.5%(服务业),且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500万元;
研发团队: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30人(制造业)或15人(服务业),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40%;
研发平台:拥有固定研发场地(面积≥50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研发设备(原值≥300万元),已建立较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如研发项目立项、知识产权管理流程)。
创新成果要求:近3年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少于8项),且至少有1项成果应用于主营业务并产生经济效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不少于1项(或承担省级及以上研发项目不少于2项)。
行业地位:在省内同行业中排名前10位(需提供行业协会证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带动作用(如配套企业不少于3家)。
(二)申报流程(安徽本地化节点)
企业自评与属地申报:企业对照《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完成自评,登录“安徽省经信厅政务服务平台”填写申报表,向所在地市级经信局(如合肥市经信局、芜湖市经信局)提交纸质+电子材料(每年申报周期为4-6月,具体以省经信厅通知为准)。
市级初审与推荐:市级经信局审核材料真实性,组织专家实地核查(重点查看研发场地、设备及研发台账),出具初审意见后,连同材料报送至安徽省经信厅(合肥高新区企业可通过“高新区科创专项通道”优先推荐,审核周期缩短30%)。
省级评审与认定:省经信厅联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分材料评审、现场答辩两阶段),重点评估研发投入强度、成果转化能力;评审通过后在“安徽省经信厅官网”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有效期3年)。
(三)申报所需材料(含安徽特色补充材料)
基础材料:《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表》(省经信厅模板,需法人签字+企业盖章)、营业执照(需体现安徽注册地址)、近3年财务审计报告(需单独列明研发费用明细)。
研发能力材料:
研发投入证明:上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由安徽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研发设备清单及购置发票(标注原值);
团队证明:研发人员名单(含姓名、职称、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核心研发人员简历(需体现参与的省级及以上项目);
场地证明:研发场地房产证或租赁协议(标注面积)、研发管理制度文件(如研发项目立项流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创新成果材料:专利/软著证书、标准制定参与证明、省级及以上研发项目立项文件、成果转化应用证明(如产品销售合同、用户反馈报告)。
行业地位材料:行业协会出具的省内排名证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计算说明(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合作协议。
(四)申报奖励政策(省级+市级双重补贴)
省级奖励:新认定企业一次性奖励50-80万元(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上限100万元);优先纳入“安徽省重点创新型企业培育库”,优先申报省级研发专项资金(单个项目补贴上限提高20%,最高500万元)。
市级配套(安徽重点地市):
合肥市:新认定企业额外奖励30-50万元(合肥高新区企业再增20万元),研发设备购置补贴20%(上限50万元);
芜湖市:新认定企业额外奖励25-40万元(汽车产业链企业再增15万元),优先对接奇瑞、蔚来等龙头企业供应链;
蚌埠市:新认定企业(玻璃/新材料领域)额外奖励20-35万元,优先获得蚌埠高新区“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用地指标;
皖北地区(阜阳/宿州):新认定企业奖励标准上浮10%,享受“皖北研发贷”利率下浮30%。
长期支持:优先参与“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免费获得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安徽本地高校的产学研对接机会;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75%。
二、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条件、安徽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流程、安徽工业设计中心奖励政策、安徽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材料
(一)申报核心条件(适配安徽产业特色)
主体资质:在安徽省内注册满1年(含)以上的企业或工业设计机构,主营业务聚焦安徽优势产业(如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文创、高端装备),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无重大质量/环保/安全事故。
设计能力要求:
设计投入:上年度工业设计相关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5%(工业设计机构≥30%),且设计费用总额不低于200万元;
设计团队:专职工业设计人员不少于15人(企业)或20人(设计机构),其中具有5年以上设计经验的核心人员不少于3人(需提供设计案例证明);
设计成果:近2年获得国内外工业设计奖项不少于2项(如“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安徽工业设计奖”),或为3家以上省内外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需提供服务合同)。
平台与管理:拥有固定设计场地(面积≥300平方米),配备专业设计软件(如CAD、UG、Rhino)及原型制作设备;建立工业设计流程管理制度,具备设计成果转化能力(近2年设计成果产业化率≥60%)。
行业影响力:在安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需提供媒体报道或行业协会推荐函),工业设计成果对产品附加值提升显著(如设计相关产品毛利率较其他产品高15%以上)。
(二)申报流程(安徽专属通道)
企业申报与市级初审:企业/设计机构登录“安徽省经信厅政务服务平台”提交《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表》及材料,向所在地市级经信局申报;合肥市企业可通过“合肥市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同步提交,享受材料预审服务。
省级评审与现场考察:市级经信局初审通过后报安徽省经信厅,省经信厅组织工业设计领域专家(含安徽本地设计院校教授、龙头企业设计总监)评审,对重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考察(核查设计场地、团队及成果)。
公示与认定:评审通过后在“安徽省经信厅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有效期3年),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三)申报所需材料(含安徽本地化证明)
基础材料:《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表》、营业执照、近2年财务审计报告(需单独列明工业设计费用明细)。
设计能力材料:
设计投入证明:上年度工业设计费用专项审计报告、设计软件及设备清单(含购置发票);
团队证明:设计人员名单(含职称、设计经验证明、社保缴纳记录)、核心设计人员代表性案例(附设计方案、客户评价);
场地证明:设计场地照片及房产证/租赁协议,设计流程管理制度文件。
设计成果材料:工业设计奖项证书、设计服务合同(需体现服务内容及金额)、设计成果产业化证明(如产品销售数据、附加值分析报告)。
行业影响力材料:媒体报道截图、行业协会推荐函、设计相关产品毛利率对比分析。
(四)申报奖励政策(资金+资源双重支持)
省级奖励:新认定企业/机构一次性奖励30-50万元(获得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额外奖励100万元);优先纳入“安徽省工业设计重点培育名单”,免费使用“安徽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如设计成果数据库、原型制作服务)。
市级配套(安徽重点地市):
合肥市:新认定企业额外奖励20-30万元(合肥高新区企业再增15万元),工业设计项目补贴30%(上限30万元);
芜湖市:新认定企业(汽车/家电领域)额外奖励25-40万元,优先参与“芜湖工业设计周”,参展费用全免;
黄山市:新认定企业(文创领域)额外奖励15-25万元,优先对接“黄山文旅文创融合项目”,享受游客引流支持;
滁州市:新认定企业(家电领域)额外奖励18-28万元,优先推荐给美的、海尔等本地龙头企业。
市场拓展支持:优先参与“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大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奖金;安徽省级媒体(如安徽卫视、《安徽日报》)优先宣传设计成果,助力品牌推广。
三、安徽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条件、安徽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流程、安徽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奖励政策、安徽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材料
(一)申报核心条件(聚焦安徽成果转化需求)
主体资质:在安徽省内注册满3年(含)以上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企业需为行业龙头,高校/科研院所需具备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主营业务/研究方向符合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
工程化能力要求:
中试设施:拥有专门的产业技术中试基地(面积≥100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中试设备(原值≥500万元),具备小批量试生产能力;
技术储备:拥有1项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或专家评价意见),近3年完成2项以上产业技术工程化项目(如技术转化、工艺优化);
合作网络:与产业链上下游3家以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需提供合作协议),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工艺改进等工程化服务。
成果转化指标:近3年技术成果转化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企业)或500万元(高校/科研院所),带动合作企业新增产值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培养工程化技术人才不少于20人(需提供人才培训记录)。
管理与可持续:建立完善的工程化项目管理制度(如项目立项、风险防控、收益分配);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如企业自筹、政府资助、合作方投入),近3年工程化相关投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5%。
(二)申报流程(安徽产学研协同特色)
联合申报与属地推荐:企业可单独申报,高校/科研院所需联合1家以上省内企业联合申报;登录“安徽省科技厅政务服务平台”填写申报表,向所在地市级科技局(如合肥市科技局、蚌埠市科技局)提交材料(每年申报周期为5-7月)。
市级审核与省级评审:市级科技局审核材料真实性,组织专家实地核查(重点查看中试基地、转化项目),出具推荐意见后报安徽省科技厅;省科技厅联合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分技术评审、工程化能力评审)。
认定与授牌:评审通过后在“安徽省科技厅官网”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安徽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有效期3年),纳入“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管理。
(三)申报所需材料(含安徽产学研证明)
基础材料:《安徽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表》、申报单位资质证明(企业营业执照/高校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近3年财务审计报告(企业需列明工程化投入明细)。
工程化能力材料:
中试设施证明:中试基地房产证/租赁协议、中试设备清单及购置发票、中试工艺流程说明;
技术与项目材料:核心技术第三方检测报告/专家评价意见、近3年工程化项目合同及验收报告、技术成果转化收入证明(如销售合同、发票);
合作材料: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协议、技术服务合同(需体现服务内容及金额)。
人才与管理材料:工程化技术人才名单(含职称、培训记录)、工程化项目管理制度文件、资金来源证明(如政府资助文件、合作方投入凭证)。
(四)申报奖励政策(侧重工程化与产业链支持)
省级奖励:新认定中心一次性奖励80-120万元(生物医药/新能源领域上限150万元);优先申报“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补贴比例提高至40%(上限1000万元);优先对接“安徽省产业投资基金”,单个项目股权投资上限5000万元。
市级配套(安徽重点地市):
合肥市:新认定中心额外奖励40-60万元(合肥高新区企业再增30万元),中试设备购置补贴30%(上限100万元);
蚌埠市:新认定中心(玻璃/新材料领域)额外奖励35-55万元,优先使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试资源;
芜湖市:新认定中心(汽车/航空领域)额外奖励30-50万元,优先对接奇瑞、通航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工程化需求;
马鞍山市:新认定中心(钢铁/装备领域)额外奖励25-45万元,优先申报“马鞍山市技术改造项目”,补贴上限提高至500万元。
产业链赋能支持:优先组织中心与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对接(如合肥京东方、芜湖奇瑞),推动工程化技术落地应用;免费为中心举办“技术对接会”,邀请省内20家以上企业参与合作洽谈。
自2012年创立,立足安徽,服务全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是您值得信赖的综合企业服务机构。
我们专注解决您的核心需求:
赢政策红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规上企业、老字号、非遗、孵化器/众创空间...覆盖国家及地方各级重磅政策项目,专业团队全程代办,提升成功率,助您抢占资源。
筑知识产权壁垒:专利、商标、版权、软著全链条申请与代理,保护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强数字营销:抖音短视频推广引爆流量,网站定制与SEO优化提升百度排名,让客户主动找上门。
稳企业根基:工商财税咨询、股权设计、公司注册注销、股权挂牌、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提供专业咨询与落地支持。
选择卧涛,获得三大保障:
专业高效:十余年经验,资深团队精准匹配政策,流程代办省心省力。
全面可靠:覆盖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服务网络遍及多省。
成功验证:助力众多企业获取资质荣誉、资金扶持与市场增长。
卧涛集团,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深耕服务,助力企业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即联系15855157003免费咨询解锁专业服务,加速您的成功!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化中心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地均有公司,成立13年,经验丰富,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首台套、规上企业、老字号、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孵化器/众创空间、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等项目材料编写和项目规划指导等服务,免费咨询!
一、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条件、安徽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流程、安徽企业技术中心奖励政策、安徽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材料
(一)申报核心条件(突出安徽产业导向)
主体资质:在安徽省内注册满2年(含)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主营业务符合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方向(如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制造业)或5000万元(服务业),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
研发能力硬指标:
研发投入:上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制造业)或≥2.5%(服务业),且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500万元;
研发团队: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30人(制造业)或15人(服务业),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比≥40%;
研发平台:拥有固定研发场地(面积≥50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研发设备(原值≥300万元),已建立较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如研发项目立项、知识产权管理流程)。
创新成果要求:近3年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少于8项),且至少有1项成果应用于主营业务并产生经济效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不少于1项(或承担省级及以上研发项目不少于2项)。
行业地位:在省内同行业中排名前10位(需提供行业协会证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带动作用(如配套企业不少于3家)。
(二)申报流程(安徽本地化节点)
企业自评与属地申报:企业对照《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完成自评,登录“安徽省经信厅政务服务平台”填写申报表,向所在地市级经信局(如合肥市经信局、芜湖市经信局)提交纸质+电子材料(每年申报周期为4-6月,具体以省经信厅通知为准)。
市级初审与推荐:市级经信局审核材料真实性,组织专家实地核查(重点查看研发场地、设备及研发台账),出具初审意见后,连同材料报送至安徽省经信厅(合肥高新区企业可通过“高新区科创专项通道”优先推荐,审核周期缩短30%)。
省级评审与认定:省经信厅联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分材料评审、现场答辩两阶段),重点评估研发投入强度、成果转化能力;评审通过后在“安徽省经信厅官网”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有效期3年)。
(三)申报所需材料(含安徽特色补充材料)
基础材料:《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表》(省经信厅模板,需法人签字+企业盖章)、营业执照(需体现安徽注册地址)、近3年财务审计报告(需单独列明研发费用明细)。
研发能力材料:
研发投入证明:上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由安徽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研发设备清单及购置发票(标注原值);
团队证明:研发人员名单(含姓名、职称、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核心研发人员简历(需体现参与的省级及以上项目);
场地证明:研发场地房产证或租赁协议(标注面积)、研发管理制度文件(如研发项目立项流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创新成果材料:专利/软著证书、标准制定参与证明、省级及以上研发项目立项文件、成果转化应用证明(如产品销售合同、用户反馈报告)。
行业地位材料:行业协会出具的省内排名证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计算说明(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合作协议。
(四)申报奖励政策(省级+市级双重补贴)
省级奖励:新认定企业一次性奖励50-80万元(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上限100万元);优先纳入“安徽省重点创新型企业培育库”,优先申报省级研发专项资金(单个项目补贴上限提高20%,最高500万元)。
市级配套(安徽重点地市):
合肥市:新认定企业额外奖励30-50万元(合肥高新区企业再增20万元),研发设备购置补贴20%(上限50万元);
芜湖市:新认定企业额外奖励25-40万元(汽车产业链企业再增15万元),优先对接奇瑞、蔚来等龙头企业供应链;
蚌埠市:新认定企业(玻璃/新材料领域)额外奖励20-35万元,优先获得蚌埠高新区“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用地指标;
皖北地区(阜阳/宿州):新认定企业奖励标准上浮10%,享受“皖北研发贷”利率下浮30%。
长期支持:优先参与“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免费获得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安徽本地高校的产学研对接机会;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75%。
二、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条件、安徽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流程、安徽工业设计中心奖励政策、安徽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材料
(一)申报核心条件(适配安徽产业特色)
主体资质:在安徽省内注册满1年(含)以上的企业或工业设计机构,主营业务聚焦安徽优势产业(如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文创、高端装备),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无重大质量/环保/安全事故。
设计能力要求:
设计投入:上年度工业设计相关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5%(工业设计机构≥30%),且设计费用总额不低于200万元;
设计团队:专职工业设计人员不少于15人(企业)或20人(设计机构),其中具有5年以上设计经验的核心人员不少于3人(需提供设计案例证明);
设计成果:近2年获得国内外工业设计奖项不少于2项(如“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安徽工业设计奖”),或为3家以上省内外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需提供服务合同)。
平台与管理:拥有固定设计场地(面积≥300平方米),配备专业设计软件(如CAD、UG、Rhino)及原型制作设备;建立工业设计流程管理制度,具备设计成果转化能力(近2年设计成果产业化率≥60%)。
行业影响力:在安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需提供媒体报道或行业协会推荐函),工业设计成果对产品附加值提升显著(如设计相关产品毛利率较其他产品高15%以上)。
(二)申报流程(安徽专属通道)
企业申报与市级初审:企业/设计机构登录“安徽省经信厅政务服务平台”提交《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表》及材料,向所在地市级经信局申报;合肥市企业可通过“合肥市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同步提交,享受材料预审服务。
省级评审与现场考察:市级经信局初审通过后报安徽省经信厅,省经信厅组织工业设计领域专家(含安徽本地设计院校教授、龙头企业设计总监)评审,对重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考察(核查设计场地、团队及成果)。
公示与认定:评审通过后在“安徽省经信厅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有效期3年),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三)申报所需材料(含安徽本地化证明)
基础材料:《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表》、营业执照、近2年财务审计报告(需单独列明工业设计费用明细)。
设计能力材料:
设计投入证明:上年度工业设计费用专项审计报告、设计软件及设备清单(含购置发票);
团队证明:设计人员名单(含职称、设计经验证明、社保缴纳记录)、核心设计人员代表性案例(附设计方案、客户评价);
场地证明:设计场地照片及房产证/租赁协议,设计流程管理制度文件。
设计成果材料:工业设计奖项证书、设计服务合同(需体现服务内容及金额)、设计成果产业化证明(如产品销售数据、附加值分析报告)。
行业影响力材料:媒体报道截图、行业协会推荐函、设计相关产品毛利率对比分析。
(四)申报奖励政策(资金+资源双重支持)
省级奖励:新认定企业/机构一次性奖励30-50万元(获得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额外奖励100万元);优先纳入“安徽省工业设计重点培育名单”,免费使用“安徽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如设计成果数据库、原型制作服务)。
市级配套(安徽重点地市):
合肥市:新认定企业额外奖励20-30万元(合肥高新区企业再增15万元),工业设计项目补贴30%(上限30万元);
芜湖市:新认定企业(汽车/家电领域)额外奖励25-40万元,优先参与“芜湖工业设计周”,参展费用全免;
黄山市:新认定企业(文创领域)额外奖励15-25万元,优先对接“黄山文旅文创融合项目”,享受游客引流支持;
滁州市:新认定企业(家电领域)额外奖励18-28万元,优先推荐给美的、海尔等本地龙头企业。
市场拓展支持:优先参与“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大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奖金;安徽省级媒体(如安徽卫视、《安徽日报》)优先宣传设计成果,助力品牌推广。
三、安徽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条件、安徽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流程、安徽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奖励政策、安徽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材料
(一)申报核心条件(聚焦安徽成果转化需求)
主体资质:在安徽省内注册满3年(含)以上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企业需为行业龙头,高校/科研院所需具备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主营业务/研究方向符合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近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
工程化能力要求:
中试设施:拥有专门的产业技术中试基地(面积≥100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中试设备(原值≥500万元),具备小批量试生产能力;
技术储备:拥有1项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或专家评价意见),近3年完成2项以上产业技术工程化项目(如技术转化、工艺优化);
合作网络:与产业链上下游3家以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需提供合作协议),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工艺改进等工程化服务。
成果转化指标:近3年技术成果转化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企业)或500万元(高校/科研院所),带动合作企业新增产值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培养工程化技术人才不少于20人(需提供人才培训记录)。
管理与可持续:建立完善的工程化项目管理制度(如项目立项、风险防控、收益分配);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如企业自筹、政府资助、合作方投入),近3年工程化相关投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5%。
(二)申报流程(安徽产学研协同特色)
联合申报与属地推荐:企业可单独申报,高校/科研院所需联合1家以上省内企业联合申报;登录“安徽省科技厅政务服务平台”填写申报表,向所在地市级科技局(如合肥市科技局、蚌埠市科技局)提交材料(每年申报周期为5-7月)。
市级审核与省级评审:市级科技局审核材料真实性,组织专家实地核查(重点查看中试基地、转化项目),出具推荐意见后报安徽省科技厅;省科技厅联合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分技术评审、工程化能力评审)。
认定与授牌:评审通过后在“安徽省科技厅官网”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安徽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有效期3年),纳入“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管理。
(三)申报所需材料(含安徽产学研证明)
基础材料:《安徽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申报表》、申报单位资质证明(企业营业执照/高校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近3年财务审计报告(企业需列明工程化投入明细)。
工程化能力材料:
中试设施证明:中试基地房产证/租赁协议、中试设备清单及购置发票、中试工艺流程说明;
技术与项目材料:核心技术第三方检测报告/专家评价意见、近3年工程化项目合同及验收报告、技术成果转化收入证明(如销售合同、发票);
合作材料: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协议、技术服务合同(需体现服务内容及金额)。
人才与管理材料:工程化技术人才名单(含职称、培训记录)、工程化项目管理制度文件、资金来源证明(如政府资助文件、合作方投入凭证)。
(四)申报奖励政策(侧重工程化与产业链支持)
省级奖励:新认定中心一次性奖励80-120万元(生物医药/新能源领域上限150万元);优先申报“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补贴比例提高至40%(上限1000万元);优先对接“安徽省产业投资基金”,单个项目股权投资上限5000万元。
市级配套(安徽重点地市):
合肥市:新认定中心额外奖励40-60万元(合肥高新区企业再增30万元),中试设备购置补贴30%(上限100万元);
蚌埠市:新认定中心(玻璃/新材料领域)额外奖励35-55万元,优先使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试资源;
芜湖市:新认定中心(汽车/航空领域)额外奖励30-50万元,优先对接奇瑞、通航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工程化需求;
马鞍山市:新认定中心(钢铁/装备领域)额外奖励25-45万元,优先申报“马鞍山市技术改造项目”,补贴上限提高至500万元。
产业链赋能支持:优先组织中心与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对接(如合肥京东方、芜湖奇瑞),推动工程化技术落地应用;免费为中心举办“技术对接会”,邀请省内20家以上企业参与合作洽谈。
自2012年创立,立足安徽,服务全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是您值得信赖的综合企业服务机构。
我们专注解决您的核心需求:
赢政策红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规上企业、老字号、非遗、孵化器/众创空间...覆盖国家及地方各级重磅政策项目,专业团队全程代办,提升成功率,助您抢占资源。
筑知识产权壁垒:专利、商标、版权、软著全链条申请与代理,保护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强数字营销:抖音短视频推广引爆流量,网站定制与SEO优化提升百度排名,让客户主动找上门。
稳企业根基:工商财税咨询、股权设计、公司注册注销、股权挂牌、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提供专业咨询与落地支持。
选择卧涛,获得三大保障:
专业高效:十余年经验,资深团队精准匹配政策,流程代办省心省力。
全面可靠:覆盖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服务网络遍及多省。
成功验证:助力众多企业获取资质荣誉、资金扶持与市场增长。
卧涛集团,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深耕服务,助力企业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即联系15855157003免费咨询解锁专业服务,加速您的成功!